智慧养老市场潜力巨大前景诱人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正在被颠覆,家庭养老功能日益弱化,社会化养老逐渐成为发展趋势。
2021年,老年人智能技术鸿沟问题首次被写入“两会”政府工作报告,一阵见血地明确,要“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,并做到不让智能工具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。”
我国各地政府已经前瞻性地布局和发展社会化养老事业。2020年末,六部门鼓励物业推进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。面对行业发展误区,国务院发文提出要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,引导和激励养老服务机构诚信守法经营、积极转型升级、持续优化服务。
近年,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种智能技术的应用,智慧养老悄然兴起。利用AI和物联网技术,通过各类传感器的融合应用和赋能,为老人带来更安全、更温馨、更具人性化的养老服务,正逐渐成为新型养老模式。
智慧养老两大应用场景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未来跟随子女生活的老人将会越来越少,社会化养老将会成为主流。
社会化养老主要呈现两种模式:一是集中养老即机构养老模式,二是分散养老即社区养老模式。因而智慧养老应用场景将会主要集中在这两种场景。
机构养老模式
目前国内养机构大多仍以人工管理和护理为主,一个护工一般要照顾6-10位老人,因而存在护工短缺、人手不足等问题。
在智能化应用方面,许多养老院是比较落后的,有些仅仅是引进了单一的产品和系统,把智能产品和系统当作是一种辅助手段,没有形成系统的联动效应,从而使智能系统的应用效能大打折扣。
养老院其实也是一个小社会,对养老院而言,既要管理好又要运营好。如果管理不好,不但老人的安全没有保障,也会给养老院自身带来许多麻烦;如果运营不好,养老院就不可能有效益,不利于养老院的良性发展。

社区养老模式
社区养老主要是指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,也就是所谓的空巢老人。由于子女不在身边,但又没有条件进养老院或者不愿意进养老院。那么这部分老人的养老,就要靠街道和社区力量。
智慧养老是智慧城市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社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,是街道和社区的职责所在。
因此有条件的街道和社区,可以借助科技手段,开发基于传感物联和AI应用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,利用平台为辖区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提供温心服务。
当出现异常情况如老人摔倒等,智能监控设备会主动报警,提醒监护人,采取紧急救援措施,防止意外发生。同时,人脸识别、指纹识别等技术的应用,可以有效避免老年人忘带钥匙和忘记密码等带来的不便和烦恼。
